close

嗨,久不見。

有些話不能公開說,因我我還太弱小,所以只關起門來在自己的部落格裡胡謅。

這裡應該很安全吧我想。

有時候我會覺得我們其實分屬於不同的世界,即使我們在同一個名叫台灣的國家。如果說把臉書當成一個小型社會(這有點奇怪,因為這個社會的建構是以你為中心,但是你還是可以透過陌生人發表的公開訊息知道他們的思想),你絕對可以看的出來每個人的意識形態,說來這是好笑的,有些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會和朋友甚至親人談到的話題、用詞和言論,卻透過鍵盤打字發表給你所有不管是熟悉或不熟的朋友,甚至出現在一個完全不認識你的陌生人塗鴉牆上。

好,我把話題再轉回我想講的。

當然我不怪那些對於社會上發生的變革感到嗤之以鼻甚至不齒的人,畢竟他們的人生也許就這樣,發發今日流水帳,按按某個明星的照片讚,拍拍美麗的照片當成大頭貼,偶爾跟上時勢潮流換上彩虹濾鏡,再更關心「社會」一點就心疼一下流浪貓狗。這是社會一部分人選擇活在世界上的方式,這是社會一部分人對生存的看法。

「吃飽太閒才會去反課綱啦,這些人是沒事做了嗎?」「我一點都不想看到這項社會狗屁運動,甘我屁事。」

所以我不生氣?

我看到的當下當然生氣,事實上我剛剛就是因為看到這樣的動態才導致我現在坐在這裡打這篇文章,而且與其說是生氣,不如說我覺得很心痛,我心裡有一部份真的覺得很難過。我不能去理解甚麼樣的情況下造就了這種對社會的不關心,甚至是冷漠,再到反對,最後是冷嘲熱諷,因為我沒有接收過他們的生活價值觀,這點我無能為力,我也沒辦法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事情。

今天我只看到有一群人,一群很想要讓社會發生變革的人,他們很努力的在推動這道高牆,而這群人遠遠小於我以為一個人可以懂甚麼的年紀。

若我拋開情緒,我想我還是能對現在的課綱爭議說些甚麼。

我當然也讀過那些歷史、公民課本,拿歷史來說,我也曾經很懷疑過我到底為甚麼需要讀台灣史、中國史和西洋史?我理解若要先知道外人的事,必須先了解自己的歷史,自己從何而來、自己的到底是甚麼、自己的根在哪裡,但是我的根究竟是什麼?同時讀著中國史和台灣史的我究竟是什麼人?民國八十四年出生的我究竟應該要詳細理解安史之亂還是二二八事件?

法農和霍米巴巴曾經對他們自身身為黑人但卻有英國白人的身分地位感到疑惑,「與自身分離」的情況進而在文章裡進行分析和解構。他們在與軀體相異的國家上找自己的根,那我們呢?我想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國族認同問題不會亞於法農和霍米巴巴,甚至台灣的問題比起他們來說更複雜,這塊土地曾經有過日本統治、國民政府和民國之後成長的我們。那我到底屬於何處?我沒有見過長江和黃河的壯麗,沒有見過黃山和無論他是甚麼山,我想我都不記得名字,我何來對那塊土地的認同?可是對台灣呢?我知道哪座山在哪個位置,我知道哪條河流過哪,我知道他真正長的樣子而不是只在照片上看過,我現在就踩在這塊土地上,甚至我連他醜陋被汙染的問題我都知道。因我我從小在這裡生長,我的上一代和我的上上一代都在這裡生長,他們曾赤腳踩在這裡的泥土,用雙手去觸碰山林,甚至面對政治曾經帶來的迫害,所以他們用他們的親身感受來告訴我們他們對這塊土地的認識,而這遠比在課本上生澀描繪遠方山林和歷史人物的文字還要來的清晰。

我知道我也許不能怪這樣擁有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課本,因為制定教育的人本來就是屬於階級金字塔頂的上位者,而這些最初制定教育內容的知識份子都是被迫從中國來到台灣的,他們對這塊土地沒有情感不說,他們思思念念是隔著海洋的那塊土地,所以他們訂定了教育內容讓他們把對中國國土的思念傳達給他們的下一代,甚至是期待總有天可以帶著老小回到他們的家鄉。

但是日子還是在推進,當他們還在思念國土的時候,他們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早就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了根,更不用說是在更早以前就已生在這裡的人。

為甚麼你就不能大方承認對台灣的情感,已經比課本裡那模糊的文字和幾張本照片還要濃厚了呢?

教育不能是命定論,而必須要跟最貼近他們的人而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一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